什么是博客(BLOG)?
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詞匯之一——博客及其發展簡史
“什么是博客”成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之一(相關檢索關鍵詞還有“什么叫博客”、“博客是什么意思”、“博客中國”等),同時博客(BLOG)也被眾多機構和媒體評為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現象。BLOG也就是WEB LOG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網絡日記。國內外眾多媒體和網站都將BLOG作為2004年最熱門的詞匯,關于BLOG(博客)的介(jie)紹(shao)(shao)文(wen)章,網上已經非常多了,這里簡(jian)單摘錄部分(fen)的介(jie)紹(shao)(shao)。
下面摘錄博客中國發起人、“博客”中文譯文的創始人方興東博士有關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的文章,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,可以參考一下。原文的發表日期大約是2002年8月,在博客中國網站剛發布不久。
誰是博客之父?
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,但是要書寫博客歷史,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。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“古董”一樣去求證,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。比如誰是“博客之父(fu)”?這(zhe)個問題想要(yao)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,因為(wei)牽(qian)涉到許多大名鼎(ding)鼎(ding)的人物。
最早的博客原型
首先,哪一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?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為網絡“過濾器”的作用出現的,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,并作簡單的介紹。因此有人認為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’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。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(//www.links.net/vita/web/story.html)也是最早的博客網站原型之一。
最早的博客預言家
其次,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?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(//www.salonmagazine.com/weekly/gibson2961014.html):“用不(bu)了多久就會有人為(wei)你瀏覽網(wang)絡,精選(xuan)內容,并以此為(wei)生,的(de)確存在著這樣的(de)需(xu)求”。
最早的博客
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,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(www.scripting.com)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。并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件“Frontier腳本環境”。不過,這個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,爭議頗多。有人認為,從形式上說,是Jorn 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網站的基本模樣(當時的原始模樣可以上網看到://www.robotwisdom.com/)。
網(wang)管人員使用log(log files)來(lai)(lai)(lai)指稱“系統記錄文件(jian)”,因此幾年前如(ru)果你(ni)用google來(lai)(lai)(lai)查(cha)(cha)weblog,查(cha)(cha)出來(lai)(lai)(lai)大多都是例如(ru)Seacloak這種網(wang)站流量分析軟件(jian),而不像今(jin)天真正的weblog。
最早(zao)使用(yong)“weblog”詞匯
1997年12月,Jorn Barger運行的“Robot Wisdom Weblog”(//www.robotwisdom.com/netlit/index.html)第一次使用weblog這個正式的名字。至今,在博客領域,他還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。Jorn Barger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形式上,他將log的意義從接近航海日志那種無人稱、擬客觀、機械式寫作,轉換成較接近旅游日志的“有人稱、有個性”的自由書寫。 由Matt Haughey發起的社區博客網站Metafilter 雖然被人廣為批評,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,它的確是比其他博客網站更有意思。
最早使(shi)用詞匯“blog”
而目前最流行的詞匯“blog”,一般公認為是Peter Merholz(//www.peterme.com/archives/00000205.html)在1999年(nian)才(cai)命名(ming)的。2002年(nian)5月(yue)17日,Peter Merholz在題為“詞(ci)匯游戲”的帖子中如此(ci)回憶道:
我(wo)一直很喜歡詞(ci)(ci)匯,喜歡一遇到生詞(ci)(ci)就(jiu)鉆到詞(ci)(ci)典(dian)里(li)面(mian)。我(wo)喜歡詞(ci)(ci)匯游戲,詞(ci)(ci)源學更(geng)是(shi)有(you)趣。沒有(you)想(xiang)到這(zhe)種(zhong)愛好居然產(chan)生了影響(xiang),大約1999年4月或者5月(確切(qie)的(de)時(shi)間已經記不清(qing)楚(chu)),我(wo)在(zai)自己的(de)主(zhu)頁上貼出(chu)一個帖子:“我(wo)決定把weblog發音為wee’- blog,或者縮寫為‘blog’”。我(wo)也沒有(you)多想(xiang),就(jiu)把這(zhe)個詞(ci)(ci)匯用進了我(wo)的(de)帖子中(zhong),后來大家發郵(you)件也開始使用。Keith Dawson把blog收進了“行話(hua)查(cha)詢”中(zhong)。但是(shi),如果不是(shi)1999年8月,Pyra發布Blogger的(de)話(hua),這(zhe)個詞(ci)(ci)匯可能(neng)就(jiu)無疾(ji)而(er)終(zhong)。
Peter Merholz由此將blog變成動詞,后來更衍生出blogging、blogger或者I blog、Blogsphere(博客世界)等的說法。
博客軟件工具
1999年,也是博客開始高速增長的一年,主要是由于Blogger、Pita、Greymatter、Manila、Diaryland、Big Blog Tool等眾多自動網絡出版發布的免費軟件的出現,而且它們往往還提供免費的服務器空間。有了這些,一個博客就可以零成(cheng)本(ben)地發(fa)布、更新(xin)和維護自己的網站。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(si)出品的Blogger是(shi)最流行和最有影響的工具。
有博客如(ru)此寫道(dao):“首次使用blogger的(de)服務時受到了很大的(de)震撼。整個接口竟然可以如(ru)此容易上手,出(chu)版結果也是同樣令人感動。若(ruo)是帶著一些(xie)經驗(yan)開始(shi)去使用Radio Userland后(hou)(hou),眼淚根(gen)本就是滴(di)在鍵盤上。有點(dian)像是emacs當年給我(wo)的(de)感覺:無所(suo)不能、輕(qing)松上手。我(wo)會將這些(xie)軟件(jian)與服務最主要歸功于(還是助長?)CSS以及CMS的(de)發展。前者(zhe)提(ti)供(gong)內容(content)與形式(layout)的(de)分(fen)離基(ji)礎,后(hou)(hou)者(zhe)促(cu)使程序(xu)設計師開始(shi)思考并提(ti)供(gong)一種讓更新網(wang)頁更簡單(dan)的(de)接口。”
當時,Pyra公(gong)司有著一(yi)支網絡(luo)出版(ban)軟件的“夢(meng)之(zhi)隊(dui)”。但是(shi)(shi),這(zhe)種成功并沒有為公(gong)司帶(dai)來(lai)利潤(run),甚(shen)至由于(yu)財務壓力(li),2001年(nian)1月公(gong)司大裁(cai)員,并一(yi)口氣(qi)裁(cai)到(dao)了極限:只留下一(yi)名(ming)正(zheng)式員工Evan Williams,他是(shi)(shi)創始(shi)人(ren)(ren)之(zhi)一(yi)。夢(meng)之(zhi)隊(dui)也分崩離析(xi),另一(yi)名(ming)創始(shi)人(ren)(ren)是(shi)(shi)新英格蘭人(ren)(ren)Meg Hourihan。不過(guo),到(dao)2003年(nian),Blogger.com被Google購并,終于(yu)算是(shi)(shi)苦(ku)盡甜來(lai)。
到底什么叫博客?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,到底什么叫博客?它與個人網站、社區、網上刊物、微型門戶、新聞網頁等究竟有什么區別。由于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綜合了多種原有的網絡表現方式,因此要嚴格界定這個“混血兒”不太現實,而且不能過于陷入形式主義。隨著演變,博客的(de)形(xing)式會(hui)越來(lai)越多樣性(xing)。 有人寫道:“blog的(de)確(que)存在這(zhe)種現象。許多新聞媒體(比(bi)方說華盛(sheng)頓郵報)為了強調blog驚人崛起(qi)的(de)現象,常用(yong)blogger.com的(de)使用(yong)人數(目前為750,000)來(lai)作指(zhi)針,而(er)不(bu)(bu)管其內容特質(zhi)是否(fou)符(fu)合(he)(he)blog。事實(shi)上,我們(men)也很容易認為使用(yong)moveable type、greymatter、b2、blogger、pmachine等(deng)等(deng)weblog工具(ju)都(dou)是blog了。至此(ci),blog有沒有特征(zheng)已經不(bu)(bu)重要,重點是他使用(yong)什么軟件或服(fu)務。我甚(shen)至覺(jue)得,說這(zhe)些(xie)軟件或服(fu)務助(zhu)長了blog瘋基本沒錯(cuo),但(dan)其實(shi)整個數字與群眾也是因(yin)為這(zhe)些(xie)軟件及服(fu)務,而(er)將所有類似的(de)活動(管你符(fu)不(bu)(bu)符(fu)合(he)(he)blog的(de)任(ren)何特質(zhi))全(quan)都(dou)吸(xi)收到blog的(de)黑洞(dong)中(zhong),跨(kua)過那些(xie)曾經試圖分(fen)類的(de)企圖。”
由于博客并不是純粹的技術創新,而是一種逐漸演變的網絡應用。博客天然的草根性,也決定了我們很難來認定一個正宗的博客先祖,也無法正式認定誰是“博客之父”。到了現在,想來也沒有人敢于戴上這頂帽(mao)子。否(fou)則,一(yi)定會被(bei)打得頭破血流。
博客簡單的編年史
1993年6月:最古老的博客原型——NCSA的“What’s New Page”網頁(//archive.ncsa.uiuc.edu/SDG/Software/Mosaic/Docs/whats-new.html),主要是羅列Web上新興的網(wang)站索引(yin),這個頁面從93年6月開始(shi),一(yi)直(zhi)更新到(dao)1996年6月為止(zhi)。
1994年1月:Justin Hall開辦“Justin’s Home Page”(Justin的個人網頁),不久里面開始收集各種地下秘密的鏈接,這個重要的個人網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網站之一。
1997年4月(yue)1日:Dave Winer開始出(chu)版Scripting News。這個網站是(shi)由(you)早期的Davenet演(yan)變而來,最早1994年10月(yue)7日。
1997年12月: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有評論和鏈接,而且持續更新的個人網站。
1998年(nian)5月7日(ri):Peter Merholz開始出版網站peterme.com(根據他自(zi)己的檔案記錄)。
1998年9月15日:Memepool開始出版(ban),最早的鏈接是關于“Alex Chiu’s Eternal Life Device”。
1999年:Peter Merholz以縮略詞“blog”來命名博客,成為今天最常用的術語(yu)。
1999年5月28日,Cam在他個人博客網站Camworld中寫道:“Dave Winer開始了最早的博客網站(zhan),Camworld無(wu)需隱瞞地(di)表示,模范和(he)追隨Scripting News。”
2000年(nian)4月12日(ri):Weblogs eGroups的郵件(jian)列表終止,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(zu)之(zhi)爭開(kai)(kai)始公(gong)開(kai)(kai)化。
2000年8月(yue)22日(ri):Wine在FoRK的郵件列表中貼(tie)出帖子,爆發爭吵。
2000年10月:Jakob Neilsen表示:“...一般的博客網站都不忍卒讀”。
2000年10月14日: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網(wang)站,然后(hou)他優雅地將這項榮譽(yu)歸(gui)于他很尊(zun)重的前輩(bei)——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-Lee。
2000年11月:不過Winer很快給自己找到了另一頂桂冠,Scripting News將網站的口號變為:互聯網上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博客網站,開始(shi)于1997年(nian)4月1日。
2000年12月17日:UserLand發布SuperOpenDirectory,希(xi)望成為目錄(lu)創建的事實工具。
2001年9月11日:世貿大樓遭遇恐怖襲擊,博客成為重要信息和災難親身體驗的重要來源。從此,博客正式步入(ru)主流社(she)會的視(shi)野。
博客發(fa)展三階段(duan)(duan)(史前階段(duan)(duan)、初級階段(duan)(duan)、成長階段(duan)(duan))
綜上所述,準確地說,博客的歷史與萬維網(WWW,或Web)的歷史一樣“悠久”。最早的博客應該就是萬維網的發明人蒂姆·貝納斯—李(Tim Berners-Lee),他開設的第一個網站//info.cern.ch(當然已經不復存在,而被當作古董保存著)實際上就是第一個博客網站,因為里面的內容就是列出所有出現在網上的各類網站。而后的1993到1996年間,NCSA和網景的“What’s New”欄目,也有著博客網站的雛形。當然,這一切我們都把它歸于博客的“史前時期”,博客真正的歷史可(ke)以從90年代中(zhong)后期開始。
第一階(jie)段(90年代(dai)中期到90年代(dai)末(mo)期):萌(meng)芽階(jie)段,或(huo)者稱為啟蒙期。
追溯博客的源頭,無疑是一件難事。有人認為1994年Justin Hall聲名狼藉的“網上日記”可以算早期的博客形式,這個家伙在網上及時發布他對吸毒、做愛的赤裸裸體驗,吸引了不少眼球。有人說,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發表在Camworld的網絡旅行日記,是點燃博客社區之火的導火索,從此博客成為一種新的潮流。但更多的人認為博客最正宗的源頭還是Pyra(就是現在Blogger.com的前身),這是一家小小的軟件公司,三個創始人為了開發一個復雜的“群件”產品,編寫了一個小軟件,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溝通與協同。后來,他們覺得這個簡單的小工具對別人也很有用處,于是,1999年8月,就在網上免費發布了Blogger軟件。而此前,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還只有幾打而已。結果,這樣一來,如同干柴碰上烈火,許多人利用這個軟件作為武器,進入博客隊伍。博客隊伍開始迅速繁衍開來。Pyra也因為這個根本沒有上心的小軟件而名聲大振。 總之,這個階段主要是一批IT技術迷、網站設計者和新聞愛好者,不自覺、無理論體系的個人自發行為。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群體,也沒有具備一種現象的社會影響力。在悄悄的演變過程中,也有一些事件和人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啟蒙與帶頭作用。為博客革命準備條件。
第二(er)階段(2000年——2006年左右):初級階段,或者(zhe)稱(cheng)為(wei)崛(jue)起期(qi)。
到2000年,博客開始成千上萬涌現,并成為一個熱門概念。在博客發展史上,911事件是一個重要的時刻。正是這場恐怖的襲擊,使人們對于生命的脆弱、人與人溝通的重要、最即時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,有了全新的認識。一個重要的博客門類:戰爭博客(WarBlog)因此繁榮起來,可以說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《紐約時報》,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;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,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,而是在諸多的普通博客當中。
據不完全統計,到今天,全世界自覺實踐的博客數量,已經達到50萬到100萬之眾。雖然與3億以上的網民相比,還顯得微不足道。但是這些博客的影響力,卻早已超出了他作為個人、甚至作為自己所在行業的原有范圍。開始引起主流的媒體的強烈關注,并明顯感受到博客崛起對傳統媒體的沖擊。同時,各個專業領域的博客如“雨后春筍”,紛紛浮出水面,越來越成為該專業關注的焦點。除了美國,英國、匈牙利、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博客也形成聲勢。亞洲,包括中國也開始感受到博客的脈動。估計,在最近一兩年內,博客將成為互聯網(wang)蕭條時(shi)期最重要的(de)新現象之(zhi)一,為全社會所關(guan)注。
第三階段(duan)(2006年—— ):成長階段(duan),或者稱(cheng)為發(fa)展期。
預測未來永遠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,尤其預測網絡。對于博客的未來,現在(zai)要(yao)定論,的確太早!而且(qie)爭議性很大(da)(da)。但是,根據我(wo)們(men)的研究和判斷,我(wo)們(men)還是冒險(xian)地(di)認同(tong)這樣的一(yi)些大(da)(da)膽的判斷:
到2006年左右,作為一種新的媒體現象,博客的影(ying)響力(li)有可能(neng)超(chao)越傳(chuan)統媒體;
作為專業領域的知識傳播模式,博客將成為(wei)該領域最(zui)具影(ying)響力的人物之一;
作為一種社會交流工具,博客將超(chao)越E-mail、BBS、ICQ(IM),成(cheng)為人們之間(jian)更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(fang)式。
顯然,以上主要是對全球(美國為中心)博客發展階段的簡單劃分。在中國,與所有的網絡革命一樣,繼續保持著一定的“滯后度”。在博客方面也不例外,中國的發展階段基本上差了一個階段。也就是說,現在中國的博客發(fa)展僅(jin)僅(jin)進(jin)入啟蒙期(qi),萌芽期(qi),可能需要2-3年,才能進(jin)入真正的初級階段,也就是崛起期(qi)。
但是,一向對網絡發展保持最密切關注的“數字論壇”成員,從2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覺察,并予以極大的關注。2002年,開始義不容辭地充當“博客思想”在中國推廣和倡導的先鋒。“博客中國”(www.blogchina.com)網站就是這樣(yang)的一個產(chan)物。
雖然給“博客”正式冠以中文名字,還是2002年剛剛完成的事情。但是在中國,最早關注、追蹤并系統闡述“博客”想象的,是一直研究新媒體的孫堅華。他在98年、99年的不少文章里已經開始涉及許多博客現象,而2002年8月完成的《博客論》,是國內第一篇系統、全面闡述博客革命的文章。
旗下網站:耐思智慧 - - - 中文域(yu)名(ming):
耐(nai)思智慧 © 版權所有(you) Copyright © 2000-2025 szjicheng.cn,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備案號碼:
公安備案號:
聲明:本網(wang)站(zhan)中(zhong)所使用到的其他各種版權(quan)(quan)(quan)內容(rong),包括但不限于(yu)文(wen)章、圖(tu)片(pian)、視頻、音頻、字體等內容(rong)版權(quan)(quan)(qua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權(quan)(quan)(quan)利所有人發現,請及時告知,以(yi)便我(wo)們刪除版權(quan)(quan)(quan)內容(rong)
本站程序界面、源(yuan)代碼受相關(guan)法律(lv)保護, 未經(jing)授(shou)(shou)權, 嚴禁使用(yong); 耐思(si)智慧 © 為我公司注冊(ce)商標, 未經(jing)授(shou)(shou)權, 嚴禁使用(yong)
法律顧問: